专访丨邬贺铨院士: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需国家、高校、企业等多方发力******
7月2日至3日,以“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世界”为主题的2022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在杭州、北京两地同步召开。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在接受光明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上说,目前网络安全人才比较短缺,中国网络基础设施是全球最大的,网络应用系统也是全球最多的,从这方面来讲,我们对网络安全的人才需求也比全球其他国家多。
邬贺铨介绍,当前,网络空间安全已经上升为教育部定义的一级学科。一些重点高校开设了网络安全专业,有些高校还开设了网络安全学院,增加人才培养能力。目前来看,全职网络安全人才非常短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高校是第一步,但更多地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安全能力。在这点上,企业是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包括电信运营商,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均纷纷设立网络安全部门,为网络安全人才提供锻炼机会。
邬贺铨说,除了高校和企业培养以外,政府也可以指导网络安全人才教育,包括教育部门网络安全专业培训纲要等。在这方面政府可以组织各种训练、举办培训班,进行网络安全技术交流以及案例分析,比如,组织一些大赛等,激发更多的互联网热爱者投身到网络安全行业。
监制:张宁、李政葳
统筹:王一涵
采访、撰稿:姚坤森、孔繁鑫
摄像、后期:曾震宇
具超长可重复相干时间的通量量子比特问世******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物理系暨量子纠缠科学与技术中心迈克尔·斯特恩及其同事基于一种称为超导通量量子比特的不同类型的电路构建超导处理器。在发表于《物理评论应用》上的一篇论文中,他们提出了一种控制和制造通量量子比特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前所未有的可重复长相干时间。
通量量子比特是一种微米大小的超导环路,其中电流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也可双向量子叠加。与传输子(transmon)量子比特相反,这些通量量子比特是高度非线性的对象,因此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以高保真度(即无错误地进行计算的能力)进行操作。
超导传输子量子比特被认为是可扩展量子处理器的基本构建块。多年来,传输子量子比特的保真度不断提高,IBM、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最近的竞争中相继展示了量子优越性。
但随着处理器变得越来越大,如IBM刚刚宣布推出一款具400多个传输子量子比特的处理器,此类系统的保真度和可扩展性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特别是,传输子量子比特是弱非线性对象,这本质上限制了它们的保真度,并且由于频率拥挤的问题带来了对可扩展性的担忧。
而通量量子比特的主要缺点是,它们特别难以控制和制造,这导致了相当大的不可重复性,之前它们在工业中的使用仅限于量子退火优化过程。
在新研究中,研究团队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合作,使用新颖的制造技术和最先进的设备,成功地克服了这一范式的重大障碍。
斯特恩表示,他们在这些量子比特的控制和可重复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这种可重复性使他们能够分析阻碍相干时间的因素并系统地消除它们。这项工作为量子混合电路和量子计算领域的许多潜在应用铺平了道路。
这项研究得到了以色列科学基金会的支持。(记者张梦然)